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行业资讯】关于微风发电,多地发布反诈提醒!

2024-08-13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107

近日,安徽涡阳县、临泉县等多县政府发布关于微风发电项目的反诈提醒声明。声明中均指出,安徽省内、省外部分地区已出现多起因“微风发电项目”交付施工保证金等而引起的工程纠纷,导致已有个人(企业)受到经济损失并且公安机关已经介入。



(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


据公开信息不完全梳理,2024年以来,安徽多地针对“微风发电”发布反诈提醒。由此可见,某些微风发电企业冒用政府名义招募代理商或施工单位,以收取高额代理费用或保证金的事件并非个例。在此特别提醒有投资意愿“微风发电”相关项目的个人(企业):(1)注意核实已获取政府相关许可的微风发电项目是否属于虚假信息,提高警惕,强化风险意识。实施项目前一定向相关部门或属地政府咨询核实,谨防上当受骗。(2)注意在投资警惕收取高额代理费用或保证金的情况以及注意该类型项目目前尚无准确数据来佐证可行性和收益情况。如已造成损失,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根据风芒能源整理可知,诈骗手段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01
伪造政府文件并私刻印章

太和县发改委发布郑重声明称,太和县发改委接到群众咨询,《安徽典聚新能源有限公司申报立项工作审批表》是否为我委出具的文件。经对群众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我委未曾出具该文件。该文件系伪造文件,公章为私自刻制,涉嫌伪造国家行政机关公章,太和县发改委已报警处理。

02
想方设法套取施工保证金

林泉县发改委等官方通报,近期,有公司打着微风发电项目的名义,与我县个别镇村、企业洽谈微风发电项目开发,已有姜寨镇出现因微风发电项目交付施工保证金等引起的工程纠纷问题,涉事公司因经济受损已报警。

03
项目类别不符

无为市泉塘镇人民政府郑重声明,泉塘镇“微风发电项目”在无为市发改委备案名称为“新科技创新项目”,属于科技类试点项目,不属于风力发电新能源项目,投资该项目的企业未取得省级政府主管部门关于建设风力发电站的核准。


究竟何为微风发电?

微风发电又为何成为“诈骗”重灾区?


据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报道,所谓“微风发电”通常是指在风力资源一般或者较差的地区,采用微型风机进行发电以获取经济收益的项目。目前市场上的微型风机多以垂直轴风机为主,明显区别于国内外主流厂商生产的水平轴风机,单机功率多在1兆瓦以内。


借助近两年国家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政策东风,“占地小、型式多、噪音小、应用场景多”等标签,“微风发电”概念被炒热。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两年来,全国数十个县区公开签约了以微风发电为名义的开发项目。



然而,微风风电真的可行吗?对此,行业并未统一看法。


有整机商高管认为,主要是出于效益考虑,“微风本来就没多少能量,想办法利用往往得不偿失。微风不是不能发电,但就像低品质热源,不值当用。”


另一风能行业资深研究人士同样不看好其前景,该人士表示,目前主流的风机产品在年平均风速4~5米/秒、每年满发小时数2000~3000小时,可产生合理收益。但前提是指年平均风速而非切入风速,并且轮毂高度要足够。“通常低于4m/s风速下的发电是没有意义的,发出的电量还不足以产品支撑为自身发电而耗费的电量。”


不过,在长期关注垂直轴的研究者和从业者看来,“随着多种新型复合材料的出现和技术进步,偏远地区等特殊场景下该技术或将迎来新突破、新发展空间。”


据第一财经报道,在国内一些产业园区和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中,垂直轴风机已经多点落地。这类项目所采用的风机单体功率较小,多在100W~50kW,不过产品已经成熟,对比一些手握专利但尚未出厂的“兆瓦级”垂直轴风机,更受业内人士认可。

这意味着,在目前阶段,微风发电项目的规模化商业落地仍存在挑战。


据相关报道,目前新能源行业人士“踩坑”微风发电通常有两种情形:一、商务人员和地方政府很支持,资方也在全国签了一堆战略协议。但到了约定工期,项目始终无法落地。二、项目启动后,很多外行的施工单位和劳务公司,缴纳了高额的保证金和风电设备押金,施工完却拿不到工程款。


来源 | 风芒能源、新京报、第一财经

编辑 | 中华新能源